本文转自:保山日报配资策略网
龚雪莹
2020年《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英语学科应该从小学开始,在初中得到延续和提高。然而,在一些相对边远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对于英语教学不够重视,将大量时间放到了语文、数学两个科目上面,更有一些学校存在英语课开设少甚至不开设的情况,这使得学生进入初中后,英语学科成了大部分学生最为害怕和头疼的一个科目。但是,学生在初中英语学科任务很重,内容也很多,英语科目显得格外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英语基础几乎为零的学生存在对英语学科适应不足甚至无法适应的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小学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二是部分小学老师缺少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训练;三是初中英语老师缺乏对学生基础的训练;四是中小学英语侧重点不同,缺乏过渡与衔接。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五点:一是传统应试教育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影响仍然存在;二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三是小学师资力量短缺;四是学生个人英语水平存在差异;五是中小学英语老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不同点
(一)教学目标存在差异。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指导意见》中提倡小学英语教育要体现“趣味性、生活性、多元智能性”“先输入后输出”“语流为主、整句输出”的教学理念。而初中英语则以中考为导向,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不同。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学材料多贴近生活,以实物、图片或教具进行演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实物变得直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则多采用听说法或任务型教学法,对知识的呈现较为抽象,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小学课堂容量小,学生得到训练的机会多,要求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子,理解难度不大,通过机械性的训练加以巩固。初中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训练的机会减少,要求学生不仅听说过关,而且读写也要跟上。每个单元大多围绕一个固定的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三、解决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视度不够。首先必须要改变这样的观念,提高认识,将英语学科放到和语文、数学同样的高度,一步步改变农村英语落后的现状。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衔接。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以趣味教学为主,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英语教学则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英语学习。这需要小学高年级英语老师和初一英语老师注意教学方法的衔接。小学高年级英语老师应该注意逐步渗入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法等初中常用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初一的英语老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多使用趣味教学法,使学生一步步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三)提高小学师资力量。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少有接受过系统学习或培训的英语老师,这使得这些地方的学生英语基础和城市里面的学生存在了较大差距。需要提高这些地方小学的师资力量,增加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提高英语教师的基本功。另外还可以增加英语教师招聘,为偏远农村地区的英语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四)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沟通交流。由于中小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目标等都存在一定差异,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难以很快适应初中的英语学习,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师和初一的英语教师应该逐步渗入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而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应该及时和小学英语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英语基础等,从而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英语学习。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部分农村地区来说,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的不恰当、小学师资力量的短缺、学生个人英语水平的差异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英语学科在中小学衔接中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小学老师对英语学科不够重视,同时也缺少对学生英语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初中英语老师则缺乏对学生基础的训练,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很难较快地适应初中英语的学习。为了逐步改善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首先要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同时应该要重视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沟通交流,提高小学的师资力量。
(作者系龙陵县碧寨乡杨梅田完全小学教师)配资策略网
豪瑞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